新京报 | 大卫·歌诗坦:总会等到自己的时代
今年73岁的大卫·歌诗坦如今已是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。在耶路撒冷、特拉维夫,随处可见他的作品,连新加坡的地标性户外雕塑《动量》(Momentum)也是出自他之手。4月22日,歌诗坦在中国的首次个展《层像Layers》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,展览将展至5月16日。
“艺术就是一个圆,终于等到了我的时代。”
今年73岁的大卫·歌诗坦如今已是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。在耶路撒冷、特拉维夫,随处可见他的作品,连新加坡的地标性户外雕塑《动量》(Momentum)也是出自他之手。
但是,40多年前,当他辞去大学教师职位,专职当一名艺术家的时候,那个时候流行的并不是具象绘画,他当时的创作“逆潮流”、“很传统”,还曾被认为是“古典艺术家”。
“我笔随我心,”潜心创作十余年的大卫·歌诗坦终于被艺术界承认了。
4月22日,歌诗坦在中国的首次个展《层像Layers》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,展览将展至5月16日。开幕前,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,谈起当年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,他道出了开篇那句话。
双胞胎
1944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大卫·歌诗坦,父母亲都与艺术无关。他接触绘画源自幼儿园时期。他有个双胞胎兄弟,在幼儿园里,两人会比赛谁画得比较好。看到他们作品的人,都说这两兄弟有成为艺术家的潜力。很自然的,大卫·歌诗坦进入了耶路撒冷艺术学校,不过当时父母要求他学跟商业更挂钩的平面设计。但他的兴趣不在平面设计上,仅仅上了一年学,他毅然选择去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艺术。
辞职
辗转巴黎、纽约、伦敦等地,学了一圈艺术之后,歌诗坦回到了故乡耶路撒冷,在学校里担任珠宝设计的老师。他不仅教授珠宝设计方面,还教授艺术,他致力于把艺术带进珠宝设计中。
他当了15年的教师,但是内心最想要做一名当代艺术家。“作为一个老师,我没有太多自由的时间,去国外做展览,”歌诗坦说,“所以我就辞去了工作,我想要看看自己能否作为一个专职的艺术家生活下去。”
此后,他就有更多自由的时间,去伦敦、巴黎展示自己的作品。这正是他迈向职业艺术家的第一步。
具象绘画
上世纪70年代,在歌诗坦从事艺术的时候,他并不想跟随“观念艺术”、“极简主义”的潮流,而是选择了具象绘画,“这就是我的个性,我想跟随我的内心,我想通过艺术来讲述我自己的生活、我自己的故事。”
当时,他创作了一些叙事性绘画作品,被以色列艺术界认为是个“古典艺术家”。
“很幸运的是,”谈起自己的坚守,歌诗坦说,“我没有变,是世界变了,世界开始接受了我的作品。艺术就是一个圆,终于等到了我的时代。”他还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纽约——当时的艺术中心,而是生活在耶路撒冷。因为在纽约那样的艺术环境下,要保持初心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大卫·霍克尼
上世纪80年代,大卫·歌诗坦的创作逐渐从绘画转向雕塑,摸索出独具个人特色的“剪切式雕塑”。他利用激光切割金属板,雕刻出不同的主题形象,再用颜料在金属板上绘制上色,数块金属板重新组装,形成立体的层次感。
他的剪切式雕塑颜色鲜艳,在颜色的运用上,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个大卫——英国艺术家大卫·霍克尼。
歌诗坦承认,大卫·霍克尼对他的创作影响很深。还是学生的歌诗坦第一次看到霍克尼的作品是在一本杂志上。“在我开始具象绘画的时候,霍克尼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。看到他的作品,让我觉得在当时创作叙事性绘画、具象绘画是能被世界认可的,”歌诗坦回忆说。
1969年,在纽约学习艺术的时候,歌诗坦在某个画廊第一次见到了霍克尼的原作,是一幅大尺幅的具象绘画。48年后,也就是两周前,他去了伦敦,在霍克尼的回顾展上,他又看到了这幅画,“我对霍克尼作品的爱并没有改变,还更深了。”
模仿
出名后,在耶路撒冷、特拉维夫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些“山寨”歌诗坦的作品。他用“模仿”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艺术家的行为。
对于这些艺术家的行为,歌诗坦认为,“一方面,我觉得很沮丧,另一方面,又觉得很高兴”。他举例说明,毕加索开始立体主义绘画,等这种画风为人所知后,很多艺术家也开始创作立体主义绘画。
“只有我成功了,其他艺术家才会来模仿我的作品,我也在艺术世界上留下了我的印记,从这个角度来说,模仿也许是最高的一种褒奖吧。”
体育
在歌诗坦的剪切式雕塑和户外雕塑中,能看到很多与体育有关的元素,比如跑步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,这是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比较少见的主题。
歌诗坦认为,他想要在雕塑作品中表达一种“运动”(movement)的概念。“在做剪切式雕塑的时候,就好像是在做动画制作,你要让你创作的这些形象动起来。”
他举例说明,自己在用到自行车这一创作对象的时候,其实来自4岁时看到母亲骑自行车的记忆。“对于人类如何使用某种机械工具动起来,这很让我着迷。其实,在我开始以自行车作为创作对象的时候,只是一种儿时的记忆而已,现在,骑自行车已经变成了一种时髦。”
(采写/新京报记者 何建为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bjnews.com.cn/culture/2017/04/29/441787_4.html